《纽约客》杂志有一篇新闻纪实文章,在2019年被改编拍成了电影《血战摩苏尔》(Mosul)或翻译《尼尼微特警队》。这是个由美国战地记者所报导,真实战役所改编,这位记者在解放摩苏尔战役中,全程跟踪报导了伊拉克尼尼微省的一支特警部队如何在被毁的家园中猎杀“伊斯兰国”(ISIS)恐怖分子的过程。
电影《尼尼微特警队》(Mosul)影像光碟
摩苏尔是伊拉克北部尼尼微省首府,也伊拉克第二大城市。阿拉伯语里的“摩苏尔”,意思为“连线点”,历史上长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中间站,也是连线小亚细亚和波斯湾的要地。
有红色涂抹的地区即是摩苏尔(MOSUL)的所在地
2014年6月10日“伊斯兰国”(ISIS)占领摩苏尔。摩苏尔成了“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境内控制的最大城市,也渐渐成了“伊斯兰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指挥中枢,是实际“首都”。
岁月静好的摩苏尔
“伊斯兰国”惨无人道的高压统治与极端的恐怖行为,已经成为世界文明的一块毒瘤。正因为“伊斯兰国”的极端态度,各方势力都想除之而后快。2014年6月“伊斯兰国”的攻占摩苏尔,约50万人逃离该城。当年7月伊斯兰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城市内的基督徒改信伊斯兰教或缴交宗教税,否则将杀死他们,基督徒被迫逃到库德斯坦。
基督徒们从摩苏尔到安曼,从达什逃走……
面对残酷的情形,很多基督徒家庭不得不背井离乡
即使在艰难困苦中,心中仍有盼望
2016年10月17日凌晨,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宣布收复摩苏尔战役正式开始。一场收复国土的战斗就此打响。伊拉克方如果攻下摩苏尔,就意味着在战争中取得优势,然而残酷战争,让这曾经繁华的城市被完全摧毁,目光所致一片萧条,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摩苏尔的战斗一直持续到2017年7月9日。
ISIS(即“伊斯兰国”)在摩苏尔地区的撤退图
红色区域代表:2016年2月被ISIS控制的区域
紫色区域代表:自2014年ISIS所控制的区域
(地图来自美国「防务一号」网站)
2015年 VS 2017年的摩苏尔
从繁花似锦到一片废墟,战争总是如此残酷
伊拉克政府军在历经9个月战斗之后,正式宣布全面解放摩苏尔。根据联合国报告,经过三年战火,有超过89万7千位原本居住在摩苏尔的人民逃离此城市,摩苏尔旧城区有将近65%的建筑物被摧毁,连同附近城镇估计有70%建筑物、道路等基础建设遭到完全破坏。
摩苏尔南部的哈特拉古城(一个被烧毁的地区)
摩苏尔的前身,也就是亚述帝国古都尼尼微,亚述帝国崩溃后先后为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塞琉古帝国、萨珊王朝征服。
尼尼微古城
637年摩苏尔被阿拉伯帝国征服,从此被伊斯兰化,但当地仍保留了规模较大的亚述人基督徒社区。在萨达姆统治初期,该城的主要居民是库德族与亚述人。但是由于库德族其对中央政府的反抗不断被镇压,大批居民被迫迁出该城。
Dayro d-Mor Mattai基督教修道院
距离摩苏尔20公里
现在摩苏尔的主要民族是阿拉伯人、库德人族和亚述人。其中亚述人使用现代阿拉米语。自从2003年美军占领伊拉克以来,由于动乱和教派矛盾等原因,不断有当地居民逃到邻国或西方国家,其中亚述人居多。
美军占领伊拉克
在《旧约圣经》的《那鸿书》里,上帝启示要将祂的审判带到尼尼微,因为祂要向以色列的仇敌报复。在那鸿书2章1-13节中表述了尼尼微被毁灭的异象,尼尼微的毁灭是为着恢复以色列的佳美。
新亚述皇宫的浮雕一隅:狮子之死
这幅浮雕展示了亚述宫廷艺术技巧的最高点,宫殿浮雕折射出亚述是一个好战的帝国,正如当时著名的猎狮场景所揭示的那样:当君王与狮子战斗时,就是为了证明他比那凶猛的野兽和它所代表的一切更强大。殊不知就算君王再强大,当上帝审判的日子来临之时,没有人能站立得住。
上帝使用巴比伦人和玛代人侵略亚述,借此拯救以色列脱离亚述人的暴政。当上帝惩治以色列并惩罚列国时,祂总是尽所能的保守以色列,好为着基督的显现,因此,上帝保守以色列,终其目的是要带进基督。
电影《尼尼微特警》(Mosul)
正片来了!
点击下方视频即可观看
STORYandART:
透过文字的堆砌,
让典故、历史及所发生过的事,
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同时融入了社会人文与艺术的元素,
丰富我们寄居于世的生命。
-专 辑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