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破百亿,先不论是否可喜,但算是可贺。
首先,纵向来看,本片在技术层面的确达到了国漫巅峰,起码是超越了83版《天书奇谭》、79版《哪吒闹海》甚至64版《大闹天宫》。就我这怀旧滤镜这么强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虽然技巧不如迪斯尼好莱坞,感情不如宫崎骏新海诚,但就像叶师傅一样,什么都有一点,什么都会一点,在东方逻辑中足以吊打泰森了。
其次,《哪吒2》还是在认真讲故事的。魔童哪吒和原版哪吒的关系,其实大致就是《大话西游》和《西游记》的关系。我这代人念念不忘的青霞紫霞量子纠缠,在这一代年轻人们未来的集体记忆中或许会被更替为敖丙哪吒灵魔二象性。论到哪吒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莲花少年医治之神涅斐尔图姆(Nefertum),流传至两河流域后成了亚述宁录遗址中发掘证实的莲花童子神祇崇拜,再流变到印度后成了《罗摩衍那》中战胜巨蛇、降妖除魔的夜叉王哪吒俱伐罗和死里复活的克里希那,之后两者合一演变为佛教的Nalakūvara(梵文)夜叉王,最后又在流行到中国后从佛教毗沙门天王之子变成道教托塔李天王之子。哪吒IP在这几千年里早已经历了不知多少次二创三创N创,所以也不差饺子导演的这一哆嗦。而饺子的改变故事还是能自圆其说的,至少不莫名其妙,不骑虎难下,不像别的一些电影那样没屁咯愣嗓子,不装模作样教育你,不公然侮辱观众智商,整体观感来说还是包好看的。
最后,现代商业电影作为大工业产品,是有其内在逻辑的。玩儿的最明白的当然是好莱坞。质疑好莱坞、理解好莱坞、成为好莱坞,这就是饺子版哪吒取得商业成功的路径。桥段的设置,气氛的烘托,情节的推进,翻转的频繁,结局的松弛……把好莱坞工业体系蒸馏得明明白白,红出于蓝胜于黑,拿人玫瑰手有余香肉丝,于无声处听惊雷霆嘎巴,低端芯片干了顶级算力的活儿,百年盐碱地一夜开出白莲花。
不喜欢这个哪吒的理由自然也有的是、多得很。
第一,其实我也不太喜欢这个狠叨叨、混不吝的小孩哥,因为往远说会想起红小将,拉近看又好像惯坏了洗废了的Z世代。但转念过来,看看身边的孩子,想想曾经的自己,不也就是这副德性?罢了。十多岁的少年,谁不曾觉得“我命由我不由天”?年轻人不狂,那还是年轻人吗?毕竟他们还需要很多年才能明白,真能凭个人努力就逆天改掉的命,那还是“命”吗?俄狄浦斯都不能同意。至于那些“屎尿屁”桥段,试图把大缸里哕(读作“约”)出来的东西喝(或者吃)回去、真·玻尿酸·甘露喷了鹤童小姐姐一脸……这些玩儿埋汰的部分其实无可无不可,也犯不着上纲上线,因为“屎尿屁”本就是八九岁讨狗嫌的小孩哥群体的典型恶趣味吧。
第二,多有自己人诟病本片的意识形态隐喻。不过,片中的影射实在并不是暗喻或隐喻——那完全就是明喻好吧。天元鼎封印处赫然是个$,绿色仙牌上则是个美洲白头鹰,天兵屠过的陈塘关惨烈如加沙,仙翁投喂的灭魂丹形似新冠……太多了,就不用我DeepSeek了,详细解读网上有的是。本片的确是不遮不掩的新·反殖民主义叙事——但也难为饺子导演了,不这样交投名状的话片子还怎么过审?怎么拿龙标?毕竟这些年,除了《让子弹飞》,好像还真没有第二部能站着挣到钱的电影。哪吒团队对这个世代的国民性挖掘的够Deep,所以《战狼》的同款流量密码也让它Seek到了,它知道大家就爱看这个。再加上同行配合,一同上映的《封神2》拉大胯,衬托得《哪吒2》想不红都不行,谁过年还不来顿饺子,管它里边到底是什么馅儿呢。
第三,咱自己人里也有不少弟兄姊妹有点儿逆流而动情结:你越红我越不看,不看不看就不看……你票房高说明这世代罪恶大,天啊求你收了它吧……其实这也是Duck不毙。固然众人起哄架秧子发挥举国体制去帮哪吒冲票房不太美观,但反过来你要是觉得流量大销量高反倒出了反效果,那咱也别老在作见证时跟别人说咱那本书是全世界销量最高的书好不好?咱不能这么双标是不是。去年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销量第一,但没拿到最佳游戏奖,好多哪吒粉(嗯,哪吒粉和黑猴粉肯定高度重合)对此愤愤不平。然而销量的确不等于水准,黑猴你说是国游巅峰,我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但你非说它比宫崎英高的魂系更好,这只能说明你游戏玩得还是太少。法环都没干过更有创新性的小机器人,不如法环的黑猴又有什么真正的遗憾呢。
(有人说我和宫崎老贼长得像,大家给评评理,这到底哪里像了!)
至于说魔童版哪吒会不会带坏小朋友?我看无需担心,因为现在的小朋友可比这坏,抖音上他啥没见过。就像郭老师德纲说的:
而说到文化影射,这本来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就像国内网友看到外网用BMW称呼《黑神话·悟空》,不禁大赞外国兄弟的国学功底好生了得:都知道孙悟空是弼马温(BMW)了!但其实人家只不过说的是游戏的官方英文名《Black Myth:Wukong》的缩写。
所以同样,至少对咱们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来说,他们哪里真知道这部哪吒电影在影射什么。非说影射,他们恐怕更会觉得玉虚宫像是体制,修仙是考学考公,成仙是登堂入室或者受招安,捕妖队是逼迫的,天元鼎是镇压的,我们自己才是奋力想要冲破巨鼎封印的底层妖魔吧。
总之,从古到今文化误读有的是,也不差这一个。清官陈世美哪里知道自己在戏曲中的人设,观世音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到了东土被变了性。
就像我要是问:谁曾死里复活?谁能战胜巨蛇?谁有医治之能?谁以公义日头的风火轮为记?谁能以真火灭恶人为灰尘?
咱们的人肯定回答“那当然是祂”,但世人就会说“这不就是哪吒”?他们当然不能明白“为何是祂”。为什么不明白,他们也不明白。可是咱们没重生没归正之前,不也不明白吗?而如今我们成了何等样人?
故此,不用怕,恩典大着呢。咱们所信的,不就是龙王终究会被锁链拘禁吗?不就是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吗?
多年以前我也是哪吒粉(我们这代人又有几个不是呢),我还写过和哪吒有关的诗,其中一段是:
于是我成了罪无可赦
只好还你一命的哪吒
用就地取材的重生
发动讨伐的风火轮
那时我捡起块砖头
抠了颗心
安放在莲叶之上
那时我以眼泪为血
注入藕里
湿润灵魂的空坟
没有重生之前,我就是这样。我是应试教育体系的既得利益者,却也是最大受害人。所以我拼了命地想:我的骨我的肉,我还给你们!为什么你们要这么侮辱我伤害我?我并没有得罪你们任何人!
然而诗的下一段乃是这样:
然后我就遇到了
手拿寻人启事的你
你这冒险寻羊的老师
你这传道解惑的牧人
我是被侮辱损害
又施以损害侮辱的
病人与罪人
我是已丧心失魂
又将传染别人的
砖家与宽门
你是空虚混沌之上
绿色的风
你是暗暗夜空之中
最亮的星
你是木石前盟之下
红色的人
你是穿越六合之间
年轻的神
如果没有祂,我不过就是个手扶犁头向后看的申公豹,是个慈眉善目的法利赛仙翁,是勾搭仙界战郎的狈,是投靠玉虚恶虎的伥。
任何人在内心深处其实都是渴望拯救、渴望复活的。实在没有降世真神,那也得有太乙真人;没有身体复活,那就得藕粉整活。可是藕像终究是靠不住的,时间并不站在它这一边,藕像的黄昏终将到来,信者的黎明就要到来。
任何人也都是渴望正义获胜、渴望病得医治的。所以不知道女人的后裔伤了蛇的头的,也会为哪吒抽了龙王的筋拍手叫好。不信公义的日头有医治之翅膀的,也会建造哪吒庙祈望它的三头六臂能赶逐瘟疫。
所以哪吒的爆火不是挑衅而是挑战,不是危机而是良机。怕什么呢?躲什么呢?为什么不干脆借力打力呢?为什么不给它来个接化发呢?管它什么阐教截教,咱自己阐释自己截取不就好了?把他引向祂不就得了?
这一次的一百亿哪怕两百亿,当然是一次巅疯体验。这样的体验又不是没有过。稍加考察就可以知道,非要说中国影史第一,我想肯定不是哪吒,而是大几十年前的样板戏。就像在中国,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书肯定不是咱那本书,而是那时的红宝书。
重要的是,巅疯过后,黄昏之前,趁着白日,我们当做什么工。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如何心怀盼望却不迷失尘世,如何保持清醒却不佯狂躲藏。真想救孩子,有许多具体的事和积极的爱可以去行。
就像我那首诗的结尾:
我不是灵魂的工程师
因为那是唯有你配得的名
我的工程只是攻城
攻克己心,强如取城
我的工程只是
在你的香花畦中
浇灌你重生的人
在你的香草山上
传扬你荣耀的名
亲爱的们,愿你们也都能找到自己的香花畦和香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