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 月05日

爱·故事丨圆圆的它,是你的爱吗?

文 | 小肖小安
  首发| STORYandART


喜欢吃贝果(Bagel)的朋友,很可能只听过纽约贝果(NY Bagel)而已,但是在北美地区,贝果分为蒙特娄贝果、纽约贝果两派,各有各的死忠支持者。贝果的形状像甜甜圈似的,外圆而中间空心,质地较一般面包硬而紧密,口感韧而带咬劲。

爱·故事丨圆圆的它,是你的爱吗?

纽约贝果 VS 蒙特娄贝果


统贝果是将整团面粉塑形好的生面团先在沸水煮过,再放进烤箱烤烘焙,因为经过沸水煮过,可以减低面团表面的淀粉、限制产品膨胀的体积使组织紧密、使面包表面在烘烤后产生脆硬的表皮,也才会有嚼劲。

爱·故事丨圆圆的它,是你的爱吗?

贝果的制作过程


其实贝果的前身,是古代基督徒社会里的圆形的面包,公元1610年现今波兰克拉科夫(Krakow)犹太民族的文献中,首次被记录。公元1683年。一位奥地利维也纳的烘焙师为了表达对波兰皇帝于土耳其的入侵中解救了奥地利的敬意,特别用酵母发酵的面团做成了最早的贝果圆圈饼。


爱·故事丨圆圆的它,是你的爱吗?

贝果的前身


因为波兰皇帝的骑术非常好,所以奥地利的烘焙师就把贝果做成像马蹬的外形,而奥地利文的马蹬就是Beugel,意为圆满之意。从此之后贝果就在东欧广受欢迎,东欧的犹太人称为 Buger,在后来的三个世纪里,虽然贝果在各地的名称不同,但原料和做法都保留传统没有改变。19世纪末,许多东欧的犹太人为了逃难到美国,也把贝果带来,同时也把当时犹太移民最多的纽约和芝加哥紧紧地连系在一起。犹太人为了能保持贝果的传统与配方,于是以纽约为根据地成立一个贝果的师傅公会,并严格管制制作与贩卖,类似现在的专卖制度。只有公会师傅才能制作贩卖,而且此一权力采世袭制只传授给儿子。这也使贝果面包蒙上神秘的色彩!

爱·故事丨圆圆的它,是你的爱吗?

售卖传统贝果的犹太大叔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大肆迫害犹太人,当欧洲很多国家拒收犹太难民。中国上海向这些犹太人敞开了怀抱。先后约25000名犹太难民飘洋过海来到上海。这些分批次逃难到上海的犹太人,集中住在舟山路、霞飞路、虹口提篮桥一带,贝果也被带到了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
上世纪60年代,发迹于纽约的犹太圈饼开始传遍全美各地。之后,80年代由于健康饮食的观念已成未来主流,于是贝果的低脂、低胆固醇、低发酵受到营养学家的青睐,在纽约的街头更是处处可见,风行极致。到了今天贝果不再只是犹太人的常见早餐,而是一种没有种族之分的通俗早餐,也成世界各地许多人最喜爱的面食之一。


爱·故事丨圆圆的它,是你的爱吗?

各种口味的贝果


这个被称为“犹太硬面包”风迷全球时,让我们不禁想问,什么才是真正来自天上来的生命之粮?“从天上来的粮,不是摩西赐给你们的,乃是我父将天上来的真粮赐给你们。因为神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A-men!

爱·故事丨圆圆的它,是你的爱吗?


爱·故事丨圆圆的它,是你的爱吗?

STORYandART:

透过文字的堆砌,

让典故、历史及所发生过的事,

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同时融入了社会人文与艺术的元素,

丰富我们寄居于世的生命。


-往 期 精 选-

爱·故事丨圆圆的它,是你的爱吗?

爱·故事丨圆圆的它,是你的爱吗?


STORYandART
STORYandART
透过文字的堆砌,让典故、历史及所发生的事,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同时融入了社会人文与艺术的元素,丰富我们寄居于世的生命。
阅读更多
- 事工推荐 -spot_img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