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发现自己陷入流沙里面的时候,除了呼求主,你没有别的办法。有的时候祂容许“流沙”的经历催迫你转向祂。
——华伦·魏斯比《永恒的赞美》
仇恨使脸面拥有情绪,当人想起那张令自己憎恶的脸时,曾发生的事,便一幕幕再现。他的言辞、举止,如同锋利斧头所凿下的深坑,一经回想,就立刻涌现。仇恨向大树的深根,牢牢地抓住了我们的记忆。
大卫在六十九篇用众水将自己淹没的形象,描述那些遭难,在那里身陷淤泥,连呼求都变得困难至极。似乎上帝在困难中被隐藏,而大卫也因此“失明”(1-3节)。
大卫很快便道出这众水的“祸根”:那众多的无理仇视他的敌人(4节)。对基督徒而言,似乎常遇这样的场景。我们极力在人群中为善,胸怀正义与怜恤之爱,向需要的人传报好消息。但,引发的却是嫉妒与漠视,甚至旁人用仇视的眼光来断定基督徒的行为是“别有用心”。
大卫继续审视这样处境中自己的内心:他陈明自己的愚昧(5节)、求神除去他的羞辱(6-8节)、因关注神的圣所与敬虔而蒙羞(9-12节)。说到底,大卫成为族人、同胞眼中的异类,是因为他不在意他们的在乎,所求与在乎之事乃是永生神耶和华。
耶稣在为门徒们祷告祈求时(约15:25),就引用大卫这篇诗中的“他们无故仇视我”为门徒祈求,叫他们清楚应当在意谁的注视,要在乎的乃是父神的差遣,而非人的断定。
这是极大的挑战,基督徒既不能自恃清高以至于阻隔了福音的管道,又不可看重人过于神要我们所看的。然而,耶稣为我们在仇视的苦难里,立了榜样。祂说:父啊赦免他们,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也许,仇视基督徒的人知道苦毒与憎恨的力量,但他们不清楚谁才能真正将它们被摘除与饶恕。
我们展示的爱就像绳索,正如自己已经先被寻见,要将那些满了怨恨又干渴的人,引向基督,就是那挂在咒诅刑具上的受难羔羊,在那里饱尝爱。
201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