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的晚上,我们和一些弟兄姐妹在一起,并不在自己家里,因此当宝宝拉了大便的时候,我们只好用把她抱起来的方式清洗。
其实我心里面知道她非常不喜欢这种方式,因为对于这个两岁不到的小宝宝,她非常恐惧和排斥被人摁住固定的感觉,所以在家里我都是让她站着给他清洗的,她非常喜欢这种方式也很配合,每一次洗屁股的时候还会模仿我发出,哎呦,哎呦的声音(我一般看到屎很多很臭就会这样感叹)。
然而出门在外就没有这么的便利了,而小宝宝性格又比较的执拗刚烈,所以当她被强制的固定抱住的时候,就一直在挣扎和哭泣。我理解她的心情就也想努力安抚他。
好不容易洗完之后,把她抱在我的腿上安慰她,要尽快学会使用小马桶呀。这个时候一位刚刚辅助我们洗屁股的姐妹问我们是不是从来不会凶她?
其实这个问题,我当时觉得比较奇怪,也不知道如何解释,或许是不同的人对于养育孩子有不同的观念,对于这位姐妹来说,她认为要从小树立父母的权威,否则孩子就容易在幼儿园之后叛逆,或许她认为我们对待孩子太过温和了吧。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但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我便也没有多说,其实只有我们父母心里明白,很多时候并不是太过温和,恰恰相反,而是不该发脾气的次数实在比较多。
就像我今天看到的钟马田关于如何管教孩子的文章,里面特别提到需要克制的管教,需要平衡的管教,不能够带着怒气,也不能够出于自私,特别是对于有一些孩子不是故意违抗的行为,我们不能够因为这些行为让我们自己感到不舒服而对他严厉呵斥。
我们需要很小心的使用自己的权威。
就拿洗屁股这件事情来说,其实我认为小宝宝并不是故意违抗权威,她就是是生理性的感到恐惧不舒服,想要挣脱,对此另一位弟兄也是同样的感受。但是对于有些姐妹来说,可能就觉得小宝宝怎么不听话呢。
所以这就特别需要我们的智慧,特别是我们作为父母,有时候也是会遭遇到旁人的一些误解,或者旁人会把他们认为的对的方式分享给我们,当然他们的动机是好的,但是我们也要学习分辨。
我们并没有放任小宝宝,其实我们常常管教她,但是管教不等于简单粗暴的喝斥他,而是需要出于爱心的引导他教育他,劝勉他,警告他,必要的时候还要惩戒他,但是这些出发点都是爱。
其实我非常认同和喜欢《母亲的使命》里面的观点,那就是母亲总是可以找到温和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因此,对于小宝宝在外面洗屁股异常哭闹看起来似乎不顺服的行为,我认为该改变的是我们父母,我们可以尽量的用让她赶到安全舒适的方式清洗,准备一个盆等等。
而对于他人的误解,我也需要一个更加强大的心,并且求他不断给我够用的智慧,使我能够明白该如何去养育小宝宝。
今天也看到了仇先生的一段话,也是特别的感到安慰吧——请不要随便指责家里带孩子的那个人,因为带孩子本身就有很多的压力、焦虑和不可控性。
带孩子的人或许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孩子的成绩也不一定会好。孩子也不一定就会有好的成长。
孩子每天都会有很多的情绪出来,而带孩子的这个人需要接住孩子的这些情绪,这本身就是会让人很抓狂和焦虑的。如果另一半再插进来进行干扰和指责,那么并不会起到帮助,只会让带孩子这个人更加的疲惫。
如果你把孩子交给你的配偶,那么你就要相信他能搞定。相信你的配偶和孩子能够搞定,这本身就是一种帮助。
在早晨起来的时候,我也想到有时候因为别人的一些话会让我感到难过,我之所以感到难过,是因为觉得不被理解不被尊重,尽管对方没有恶意,我心里也没有对对方的不满,但是那种不被理解的感觉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也默默的求ta使我的这些情绪可以不要积累变成愤恨和毒,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我也在等候。
然后我就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被理解被尊重对我来说很重要,所以当我感受不到的时候,我就会感到难过,那这些真的那么重要吗?其实不是的,我想到我和我丈夫都很欣赏的一位弟兄,我们之所以欣赏他其实并不是因为他有多完美,而是他里面的谦卑和柔和,其实我们知道他的一些经历,其实他受过比我们更多的伤害,但是在他的心里我们却感受不到有任何受伤后的愤慨和苦毒。
他还是这样子的充满爱谦卑温柔,我真的非常的佩服他,我也很想找机会问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但是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情绪不是交给自己去审判,而是交给ta来处理,我们也不是无视或者压抑,而是靠着他的力量去饶恕去化解,让这些东西不再影响,也不再阻止我们去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