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APAGASS阿卡贝丝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 李豆 | 图片后期: 正哥
1.
等待了三十三年,那个日子终于到了。
他一路前行,从犹太,到加利利,比利亚,伯大尼……他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各地,传遍了犹太民当中……
即使他总再三叮嘱那些受他帮助的人,不要把所做的事告诉人,但怎么制止得住呢?医治被鬼附身的,医治患几十年血漏的,使瞎眼得看见,使死人复活……这样的事,怎么藏得住呢?
犹太民早已为此欢呼雀跃了,他们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律法书,他们视若珍宝的经文,明明白白告诉他们,他们所信的神 耶和华,早早已经为他们预备了一位救主,就是弥赛亚。
这好几百年来,他们真是苦啊,被巴比伦掳走离开故土,重税重活奴役了百年,好不容易波斯兴起了,被允许归回故土耶路撒冷,希腊的崛起又把他们带入灾难当中——叙利亚和希腊在犹大地这片夹缝中刀刃相见了好多年。被逼急了,兴起反抗赢得自治,却很快又落入罗马手中,从此亡国……
统治者希律生性残暴,甚至曾下令屠杀伯利恒四境两岁以内的婴孩……日以继夜,不得安宁。犹太民真是苦,苦,苦啊!
那个朦朦胧胧的应许,那个好像在漆黑中微弱的火光一般的弥赛亚,是他们苦苦挣扎中唯一的盼望了……
他……应该会来吧?他一定会来吧?
等到他来那天,一定会带着我们征战,带着我们得胜,帮助我们手刃敌人,不再被奴役!我们必将雄踞万国之上!
这个三年来行遍神迹奇事,无所不能的先知,也许就是那个弥赛亚吧!
2.
他无疑是孤单的。他的想法,他的计划,他要经历的,别说是以色列民,就是和自己朝夕相处了三年的十二个门徒,也不能真正理解。
所以在前日,还为谁是门徒之首谁高谁低争论不休。
即使口中告白“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可他们怎能理解他的荣耀并不是要现在在世界上彰显呢?不光是他,所有人的归宿也都不在这必将朽坏的地上。
即使明明白白地告诉了他们,自己将要受苦待,以至于死,但也必会复活,但若不经历过,他们还是不能明白。只是欢欢喜喜地等待着分享他的荣耀。
他甚至清楚的知道,就在几天之后,在遭受逼迫的日子,这些人都会离开他,翻脸不认他。甚至正是他们其中一个,同样朝夕相处三年的一个,出卖了他。
虽然十二个人都陪在他身边,但这条路,终归还是他一个人走。他以慈心对待万民,但万人之中却无人能懂祂。
行至橄榄山,他吩咐两个门徒,“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进去的时候,必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可以解开牵来。 若有人问为什么解它,你们就说:‘主要用它。”
注定要让许多人失望,他并非是在马背上征服天下的王,他是和平君王,正如传承千百年的经上所说:
“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就是骑着驴驹子。”
可惜那些将经文读了又读的人,没有一个明白。但终有一天,他们回头想想就会知道,这些都是指着他写的。
3.
门徒将衣服搭在驴驹上,他就骑上。路旁早已被蜂拥而至围观的人们挤满,他们争先恐后将手中的衣服、棕树枝抛在驴驹所行之处,铺起一条荣耀的路。这是以往君王才能享受到的尊荣待遇。
门徒们想起三年来一路上他所做的一切:治病、赶鬼、教训、传道……愈发觉得荣耀无比、光明无比、心中愈发快乐起来,忍不住放声赞美道:
“奉主名来的王是应当称颂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处有荣光。”
耶稣撒冷全城都惊动了!除了翘首以盼“弥撒亚”到来的民众,还有许多掌管着诸多律法、自觉忠心爱神的法利赛人也插在其中。看到这个情景,他们简直着了慌。
民众的狂热简直烧着了他们的眼睛,他们过往的教导在这个人前突然变得一文不值,他们有些愤怒,有些慌张,有些沉不住气了。看着他的门徒们欢喜赞美的样子,其中一人愤愤不平地质问他:“夫子,责备你的门徒吧!””
他岂不知道这些人在思想些什么。就是这些人,日后要冤枉他,苦待他,拼命定他的罪。但又如何呢?他本就计划如此不是吗?
他深深地看了他们一眼,那一眼里有太多的内容,温柔、怜悯、明了一切……
他回答说,“我告诉你们,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
4.
这条路好长好长,仿佛他在受苦之前,要将此生所有的荣耀都在今日透支完毕。
别人看来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只有他知道这是一条铺满荆棘的流血之路。他看着在他面前急迫地铺衣服和树枝的人们,仿佛看到了短短几日之后,他们此刻脸上的盼望和敬畏消失不见,当他们知道他并非要带着他们起义,夺回政权,实现自治的时候,取而代之的会是仇恨、逼迫、愤怒……
他给不了他们想要的,因为他要给他们更好的,即使他们此刻并不稀罕。
怕吗?犹豫吗?
说没有那是骗人的。纵使他是永恒神的儿子,但此刻他毕竟是完全的人,暂居在有限的肉体之中。一旦想到几日之后,那将要被天父离弃、隔绝的时刻,他就痛苦到窒息……
如果知道眼前的荣耀不过是过眼云烟,等待着自己的将是人心难以想象的痛苦,谁会愿意走这一条路呢?
但他的父实在是爱这些人,看着他们整日在最终浑浑噩噩不能自救,看着他们不能脱离罪的审判,他的父甚至差遣他来,为万民代赎。
他知道,他了解,他也动了同样的慈心,所以他甘心顺服父的旨意……
即使他们恨自己,又怎么样呢,他还是爱他们。
即使他们将亲手送自己上十字架,又怎么样呢,他本来就定意为他们流血。
进入耶路撒冷的路,很长、很长,也很短、很短。
他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
但他也知道,这一切,终于快要成就了。
路的尽头是死亡,但于他,死亡的尽头,将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