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 月05日

谈谈母语教育——读《齐宏伟经典读写讲义》

◆天路客的真情实感◆

Mustard Seed
 

最近,读完齐宏伟老师的《齐宏伟经典读写讲义》这本书,我有很多收获,这本书让我反思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母语读写训练。因此,我希望借着反思,给想要加强孩子母语的父母们带去一些思考。 

首先,不得不说,中国基督教教育有去中文化的趋势,这从大部分家庭学校剔除了中文教育、采取全英文的授课和学习可以看出。这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教会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消极看法。正如齐老师说:“有的教会对文化持全面否定的态度,认为这是属魔鬼的,信徒只要逃离就对了。而有的教会则对文化持乐观态度,试图用人为的本色化方式来解决信仰难题,又常落入把信仰出卖给文化的陷阱之中。”(注1)另一些家庭虽未完全罢黜中文,但却使用着一些连自己都不太清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母语(中文)教材,导致在家教育的孩子母语读写能力水平远远低于同年龄段的孩子。

其次,作为一名比较文学博士,齐宏伟老师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经典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经典是最好的教材,通过他的经典读写讲义,他试图达到“变苦读为乐读”,变“要我读写”为“我要读写”的目的。

谈谈母语教育——读《齐宏伟经典读写讲义》

再次,本书按照歌、原典、戏剧、小说、散文、日记和童话对读写进行分类,涵盖了汉语言文学大部分体裁。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于是就有了中国源远流长的“诗教”(用诗歌进行教学活动)传统。C.S.路易斯说:“林中任何一小片阳光都会向我们展示太阳的一些方面”。齐宏伟认为诗是心灵深处感悟到的灵性的感性显现。诗必须使用比散文更凝练、更好听、更讲究的语言。无论是《诗经》还是《左传》都是对灵性和真理(不同于圣经中的真理)的浅吟低唱。所以,学习诗歌,实践写诗,是人对内在的外在表达。人在诗歌中探寻自己与天、与自然、与物、与己的关系。在读写实践中,不要指望孩子一上来就写很多,可每课都学一首,写一首,哪怕是三五句的小诗,积少成多,经年累月,必有大成,连孩子自己都满怀喜悦。

关于原典(注2),齐老师以书法中临摹碑帖和弹琴时刻意练习名曲为例,表明他对原典的观点:只有原典才能带来原创力。而中国的文化原典,非《论语》《庄子》莫属。《论语》代表儒家精神,强调入世;《庄子》代表道家精神,强调出世。显然,儒家思想中的尊卑、君臣,道家思想中的出世超然精神,是我们需要反思的,作为教导者,我们应该在教导原典的过程中,以基督教的思想与其对话,厘清真道与假道,使孩子有基于真理的分辨力和思考力。

作者在书中提到,中国的四大名著,基督徒要读吗?当然要读,作为文学艺术,四大名著呈现的思想和文学水准都是一流的。其中的思想、人物、情节,场景、典故和用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人。齐老师认为用四大名著教孩子们读写是可行的,而道(真理)可以是一把尺子,以道观之是读四大名著的途径。

关于散文。我在学生时代学习写散文时,老师曾经说过写散文的重中之重是“形散而神不散”,齐则反对这一观点。他认为散文写作最重要的是散文家要有一种博大情怀,这种大情怀甚至可以弥补经历的不足。当然,散文不仅仅是感情的抒发,也多有对人生意义的探讨。散文家如何能具有博大情怀,是需要训练的。

关于文学。怀特海说:“文学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表达和拓展我们生活的那个充满想象的世界,表达和拓展我们内心所存在的那个王国。因此,技术教育中涉及的文学方面,应该致力于让学生享受文学带来的乐趣。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并不重要,他们从文学欣赏中感受到乐趣才是至关重要的。”

谈谈母语教育——读《齐宏伟经典读写讲义》

C.S.路易斯是齐宏伟最喜欢的文学大师,他的《纳尼亚传奇》家喻户晓,读者在他的文字中学会了爱、担当、节制和修养。学习文学写作,乐趣很重要。路易斯的《魔法师的外甥》(中文版)是我与女儿最近共读的书,在没有考虑文学写作的前提下,我发觉作家用儿童能懂得的语言解释了很多抽象的神学概念。书中提到女巫,女儿自然而然地想到《圣经》中的撒旦;当狮子阿斯兰出现时,她想到了上帝;纳尼亚国又提醒了她上帝的国。当文学被恰当地使用时,带给我们信仰的助力是积极的。

总的来说,齐宏伟的读写教育是通过读通、读懂经典(包括中国和外国经典),再传授门道,掌握关窍,继而仿写、创写达到读写的目的。对于中国基督教的母语教育来说,父母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神学装备选择中国经典。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一个文学博士诠释中国经典的水平,因此还需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能接受的程度选择合适的经典读物

齐宏伟老师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读写教育新的思路。《圣经》本身涵盖多种体裁,有叙事、诗歌、书信、启示文学……父母们可以借鉴齐宏伟老师的教育哲学,在此基础上开发自己的创新教学方法,以中文《圣经》为母语读写的教材之一,给孩子们提供读写的真理平台。

注释:

1.高真牧师,《启示与更新》(齐宏伟著)推荐序,让信仰与文化进行深层对话。

2.原典是指作为文化源头的经典要籍,特指一种文化、思想、流派最开始、最本源,未经后世修饰、诠释、解读过的经典文本。(齐宏伟经典读写讲义,第二章,对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典,第48页,北京日报出版社)

 

 

谈谈母语教育——读《齐宏伟经典读写讲义》

文章作者 | 亚比该

诚挚向您征稿,让天路客的真情实感与成长故事,传递温暖、积极与爱的力量
Mustard Seed, 芥菜籽
Mustard Seed, 芥菜籽
分享天路客的真情实感与成长故事。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故事,你的感悟,我们的温暖,请记住天父和我爱着你。 微信公号 芥菜籽 Mustard Seed (honorfather)
阅读更多
- 事工推荐 -spot_img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