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 月24日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文 | 小肖小安

  首发| STORYandART

今年(2022年)夏天,《侏罗纪世界》电影系列将迎来最终篇章《侏罗纪世界:统霸天下》,两个世代的演员,也首度同台演出。《侏罗纪公园》 (Jurassic Park) 第一部发表于1993年,是由史蒂芬·史匹柏执导与恐龙相关的科幻电影,改编自麦可·克莱顿于1990年发表的同名小说。直至2022年为止仍名列全球票房榜前十名之内,在首集票房成功之后并发展成系列电影。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侏罗纪公园3》 (Jurassic Park III) 电影海报


在这集的故事中,恐龙现在和全世界的人类共同生存,同时也在猎捕食物。这个微妙的平衡即将重新塑造未来,并且即将决定人类从此以后,是否能够与史上最可怕的生物共同生存,同时却仍然保持地球顶级掠食者的地位。长久以来,恐龙的问题也一直是部份基督徒之间争议的问题之一,而争议的内容则涉及地球的年龄,对《圣经·创世纪》的正确解释以及如何解释我们周围的物理证据等等。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美国达拉斯浸会大学创造研究所的科学作家Brian Thomas的著作Dinosaurs and the Bible 探索了有关恐龙的历史、圣经和化石证据,并分享了我们经过多年深思熟虑、仔细研究后所知道的内容。

在《圣经》里,确实没有提到“恐龙” (dinosaur) 这一个词,因为这个词是在1842年由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SirRichardOwen)用拉丁文所创造来的名称,意思是terrible lizard(恐怖的蜥蜴)。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Dinosaur”这个字的来历十分有趣,有一批未见过的化石在1822年被曼特尔博士(Dr.Gideon Mantell) 等人首度发现,起初只觉得某些化石十分巨大奇特。后来以反达尔文进化论出名的考古学家欧文爵士正式命定。


而《圣经旧约》部分的成书早在2千多年前就已完成,而翻译成英文的钦定本《圣经》大约完成于1600年,也比dinosaur的发现早了约200年,《圣经》里出现众多动物名称,殆无疑义,但有三个希伯来文动物名称定义却不是那么清晰:tanniyn,livyathan,和bahemowth(或写为behemoth)。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在画家笔下的“庞然大物” (behemoth)


Tanniyn在英文版的《圣经》中有几种不同的翻译,通常被译为龙 (dragon)、海怪 (sea monster)、大蛇 (serpent)、巨兽 (great creature)、或爬虫 (raptile)。Tanniyn 看来像是某种身形庞大的两栖动物。这种动物在旧约中出现了近三十次,在陆地和水里都有。这些《旧约圣经》里所描述的动物,有些像是不同类型的恐龙,但不被称为“dinosaur”。

《创世记》第1章,上帝创造水生生物时提到创造了“大鱼”,但若查英文是大海兽“seamonsters”,希伯来文则记载为Tanniyn。因为《圣经》翻译的问题,有些动物名词的描述也就会有不够精确的问题。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看看《创世记》第1章21节中提到的“大鱼”到底是什么动物?从原文考究,一步一步带你解析


《创世记》第1章21节的“大龙”,看来似是一种在海中生活庞大爬行动物,类似蛇颈龙 (plesiosaur),一只庞大的长颈海兽,有四个桨状的鳍,长尾巴和很多牙齿。起初,这些恐龙亦是 神看着是“好的”创造中的一部分:“那里有海,又大又广。其中有无数的动物。大小活物都有。那里有船行走。有你所造的鳄鱼 (Leviathan) ,游泳在其中。”(104:25-26)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从英文的钦定本《圣经》来看这个“大鱼”在英文中的解释


那时代,这些恐龙以植物充饥(创1:30)。然而,它们也和其他创造物一样,都受到亚当犯的罪所影响(创3章,罗8:19-22)。大有可能,在亚当犯罪后,不少恐龙种类成了凶恶的肉食者,就正如化石告诉我们的情形一般。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约伯记第40章中,耶和华举了他所造的动物来述说上帝的大能,第15-18节提到,“你且观看河马……牠吃草与牛一样;牠的气力在腰间,能力在肚腹的筋上。牠摇动尾巴如香柏树;牠大腿的筋互相联络。牠的骨头好像铜管;牠的肢体彷佛铁棍。”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圣经·约伯记》40章15-19a节


这段话所描述的动物真的是河马吗?若看英文的用字是”Behemoth”代表一个庞然大物,他的尾巴如香柏树;若从现代考古学的发现,这一段文字的描述来形容“雷龙”就一点也不为过,在第23节又说“河水泛滥,牠不发战;就是约但河的水涨到牠口边,也是安然”,雷龙有一个长长的脖子,有这么庞大的身躯,河水泛滥对牠而言,真的不需颤惊。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雷龙剪影


第41章描述了另一个更惊悚的庞大海兽Leviathan(中文和合本《圣经》译作“鳄鱼”),在这描述过程中是有点像鳄鱼,但在后面经文提到“从他口中发出烧着的火把,与飞迸的火星”,显然这就不是鳄鱼,那又是何种怪兽?或是一种我们不知道的恐龙呢?在这些《圣经》经文中说明了这两个巨兽曾存在于约旦河流域,而且约伯也见过。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从《圣经·约伯记》41章一探究竟,这个“鳄鱼”到底是什么?



Leviathan是一只有鳞的喷火怪兽,和“龙”的描写很相似。差不多每一个古老文化都有龙的神话。在古代的埃及,巴比伦,迦南,希腊,北欧,中国,日本,墨西哥和秘鲁,都有这样的传说。

这些地方的人民和旧约的以色列人没有接触过。但是,如果恐龙活在巴别塔的时代(创11:9),人类四散分布到世界各地去,父母就必然告诉他们的儿女有关这一不平凡动物的事情。所以,龙的神话就明显反映出人和恐龙曾活在一起的事实。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从希伯来原文来搜索这个“鳄鱼”是什么,居然是蛇颈龙

 
几乎每一种古代文明都有某种关于巨型两栖类动物的艺术性的描绘。刻在岩石上的物像,手工制品以及在北美洲发现的小型泥塑都跟现代对恐龙的描绘相仿。在南美洲的石刻中,有人骑在像恐龙的动物上的图像,让人惊奇的是,那种动物很像三角恐龙、翼龙或看似雷克思猫的暴龙等样的动物。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作品:《扫罗的自杀》 (局部)出现了疑似“恐龙”的坐骑


古罗马镶嵌,玛雅陶罐和巴比伦城墙都证明人类对这些动物的好奇和兴趣是跨越文化和地域的。马可波罗游记里认真的记述中也穿插了有关囤积宝藏的野兽的精彩故事。

现代仍有目睹此类动物的传闻,但人们多半对之持相当怀疑的态度。除了这些指出人类和恐龙同时存在的真实人文和历史证据外,还有物理证据:例如在北美洲和亚洲的中西部有人和恐龙足印的化石同时被发现。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玻利维亚白垩纪公园的恐龙足迹墙
该公园因有一堵据说是世界上恐龙足迹最集中的墙而闻名。
找到一个数百万年前的恐龙足迹是相当令人兴奋的——居然在一个地方找到1000只脚印
通过这些脚印,古生物学家能够识别出一些曾经在该地区漫游、觅食、战斗和逃跑的各种恐龙,它们最终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一场命运多舛的竞争。


《圣经》的可信,从恐龙的记载和考证亦可获得印证,诚如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所言:“《圣经》里可信的确据超过玷污它的历史记录。”至于恐龙的灭种,有些圣经学者认为跟挪亚大洪水有关,或因受到某种病毒残害,但多半科学家宁愿持不可知论。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我们人类虽无恐龙的壮硕外型,却具有上帝的形像;上帝也不灭亡人类,约翰福音3章16节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人若不愿认识这位造物主,或不愿作明白真理的人,岂不愧为“万物之灵”?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STORYandART:
透过文字的堆砌,
让典故、历史及所发生过的事,
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同时融入了社会人文与艺术的元素,
丰富我们寄居于世的生命。





-专 辑 推 荐-


爱·探索丨恐龙,我们到底有没有做过邻居?



STORYandART
STORYandART
透过文字的堆砌,让典故、历史及所发生的事,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同时融入了社会人文与艺术的元素,丰富我们寄居于世的生命。
阅读更多
- 事工推荐 -spot_img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