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有这么一卷书,从头到尾没有出现 神或者上帝这样的字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特别之处被收录到《圣经》里呢?这要从犹太人的一个重要节日说起,那就是—普珥节。
听到 PU ER 二个字,你可能马上想到的或许就是那黑黑的、刮油脂、降血压……的茶。今天提到的此普珥非彼普洱,可不是吃的东西呢,普珥是骰子(或作“签”)的意思,是当时古代波斯用来掣签做决定的占卜之物。
01
/
追溯历史
普珥节的来历出自圣经旧约中的《以斯帖记》:在波斯王亚哈随鲁(即薛西斯一世,公元前485~465)年间,犹太人以斯帖因着上帝的帮助坐上了波斯王后的位子。当时的权臣哈曼,是犹太人的死对头,全国的人都朝拜哈曼,唯独只拜上帝不拜人的犹太人末底改对此视而不见。哈曼怀恨在心,想办法让波斯王下了一道旨意,准许在某日杀死全国的犹太人。为此,哈曼还抽签,也就是掣普珥来定黄道吉日。然而,他却不知道王后以斯帖居然是末底改的亲人,也是一个犹太人。面对这个凶险的时刻,末底改和王后以斯帖则是在上帝面前禁食祷告,以斯帖更是挺身而出,置自己的性命于不顾,面见圣上,并找机会揭露了哈曼的阴谋。最终,哈曼被处死,犹太人也凭着上帝的垂怜,整个民族得以保全,同时还得到波斯王的诏令,可以反击仇敌。
当以斯帖在犹豫是否去觐见国王时(因当时宫中规定,若没有王的召见,擅自见王,则会被治死)
末底改对以斯帖说了这样一番话:
“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
你和你父家必致灭亡。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
(以斯帖记 4:14)
圣经相关经文:
“末底改记录这事,写信与亚哈随鲁王各省远近所有的犹大人,嘱咐他们每年守亚达月十四、十五两日,以这月的两日为犹大人脱离仇敌得平安、转忧为喜、转悲为乐的吉日。在这两日设筵欢乐,彼此馈送礼物,周济穷人。”(以斯帖记 9:20-22)“照着普珥的名字,犹大人就称这两日为“普珥日”。他们因这信上的话,又因所看见所遇见的事,就应承自己与后裔,并归附他们的人,每年按时必守这两日,永远不废。”(以斯帖记 9:26-27)
02
/
庆祝普珥节
今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仍保持这个历史上欢乐的节日,成为一个国家的狂欢节,孩子们化装嬉戏,燃放爆竹,互赠糖果礼物;成人大摆筵席,开怀痛饮。
普珥节的主要活动内容:
普珥节嘉年华
普珥节传统美食:哈曼的“耳朵”(Oznei Haman)
最好吃的是塞满巧克力的那种哟
历史画卷中的普珥节大餐
03
/
启示与思考
犹太人有三大节日—逾越节、五旬节、住棚节,而普珥节是紧随其后的第四大节日。除此之外,还有安息日、安息年、禧年,这些都是上帝藉着摩西颁布给以色列人需要遵守的节日。
普珥节与摩西所颁布的节期不同的是,这个节期不是上帝颁布的,也没有记录在摩西律法当中,这个节日是以斯帖和末底改吩咐以色列人遵守的。更有意思的是,《以斯帖记》整卷书没有一次提到 神,或者是耶路撒冷,或者是圣殿。为什么普珥节会成为以色列民的第四大节日,并被纪念直到今日?
没有提到上帝的名字,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上帝,就没有上帝的拯救。其实,普珥节无处不见到上帝大能的手在实行拯救和预备。试想,如果哈曼的计谋得逞,那么犹大人灭绝,何来的从大卫的子孙而来的救恩?上帝藉着一个女子施行了拯救,以斯帖和末底改都知道,之所以他们能够得胜,不是源于他们自己的势力和聪明,乃是因为上帝的缘故。节日不仅仅是纪念过去,看到隐藏的上帝,克服困境。更是经历新恩的开始—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耶和华的灵方能成事。
STORYandART:
透过文字的堆砌,
让典故、历史及所发生过的事,
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同时融入了社会人文与艺术的元素,
丰富我们寄居于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