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朋友,在今天的分享中,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出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被欺凌与被侮辱的》。
话说,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她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被一个男人引诱。之后,这个女孩不顾一切与男子私奔,还带走了父亲的一部分家产。
后来,这个女孩到了国外后被这男子抛弃,还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叫涅莉。
这个女孩接下来怎么办嘛?生活欺骗了她,她能做什么呢?
她知道自己错了,所以她想回到父亲那里去。
然而,父亲因被她骗了钱财,且她与那男子私奔,这给她父亲带来了极大的羞辱。故此,他死活不愿与她见面,也不愿原谅她。
因父亲不愿意见她,所以她就在贫民窟租了一间小房子,努力工作养活女儿。
七八年后,她的女儿涅莉长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但她却病倒了。
生病期间,她还想见自己父亲,于是就派女儿去找外公。
涅莉的外公独自一个人生活。除此之外,他仅有一只狗作伴。这只狗是他女儿小时候的宠物,女儿走后,就一直跟随他。
无论走到哪里,孤独的老头身边就有这只孤独的狗。
自从女儿私奔以后,老父亲彻底伤透了心。他心里怨恨极了,一提到女儿就极其愤怒,甚至有时候会发疯,就像一个正常人突然得了癫痫病一样。
起初涅莉来看望他,他把孩子赶了出去。后来,他的心也软了,也渐渐接受了孩子。他给涅莉钱,并教她读书。然而,他却无法原谅自己的女儿。
有一天,涅莉的外公在向涅莉传讲生命书时谈到了宽恕的主题。
外公告诉孩子,说:“我们的良人饶恕了我们每个人的罪,所以饶恕是多么美好的品德。”
这时,涅莉说道:“外公,既然完美的夫子原谅了伤害他的罪人,为什么你不能原谅妈妈呢?”
涅莉此话一出,涅莉的外公就像一头被触怒的公牛。他气得用棍子敲打地面,对涅莉说道:“你滚,你赶紧滚,滚回你妈妈那里去!”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欺凌与被侮辱的》这个故事能打动你吗?
宽恕,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非常难。我们嘴里常挂着“宽恕”二字,但我们中间有谁能真正像好牧人一样宽恕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呢?
我的公众号后台经常收到一些姐妹的留言。她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丈夫或婆婆的伤害。有时我听到她们的痛苦,我真的找不到任何言语来安慰她们。
我说要恒久忍耐,要宽容。这在她们心里似乎是一种讽刺,仿佛有声音在回响,说:“你经历过我的痛苦吗?如果你没有经历过我的痛苦,你就不要劝我善良。”
我该怎么忍耐?我该如何原谅?就像有人在你的心口上扎了一刀,你能原谅他吗?
很难,是不是?
就像小说里涅莉的外公一样,他要原谅自己的女儿真的很难。
我们总说完美的羔羊原谅了伤害他的人,因此我们也要原谅伤害我们的人。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落实到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连自己的弟兄姊妹都不肯饶恕,何谈饶恕那些伤害我们的人呢?
但是朋友,除了宽恕和忍耐,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浪子挥霍了父亲给他的财富,当他衣衫褴褛地回到家时,父亲毫无保留地原谅了他。
但是,涅莉的外公没有原谅她的女儿,以致于后面成为遗憾。
《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后面的故事是这样的:
涅莉的母亲心如死灰,后来她在疾病交加中去世。
临死前,涅莉再次跑到她外公那里,希望外公能去见她的母亲最后一面。
此时,她的外公惊慌失措,连忙戴着帽子,拿起拐杖,跟着小女孩跑了出去。
由于跑得太急,加之他腿脚不好。后来,他摔倒在街边。之后,他爬起来继续跑。后面还有一只狗也跟着他跑。
但不幸的是,当他到达女儿的病床前时,女儿已经去世,她到死也没有获得父亲的宽恕。
彼得曾经问他心爱的夫子,他应该原谅他的兄弟多少次,七次够吗?
他的夫子说:“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
是的,亲爱的弟兄姊妹,盼望我们真正做到饶恕,就像父亲饶恕浪子一样,毫无保留地饶恕。
因为伤害既已造成,如果对方已然悔改,饶恕便是最好的疗伤良药,而且是唯一的药。
(本篇完)
注:路弟兄带孩子学英语,如需要,请加微信:493012764
我的另外两个号,喜欢请三联: